查看原文
其他

春招暂停、研究生扩招,这部亿万中国人出演的9分纪录片,直击高考最真实的一面

说姐 精英说 2021-06-17

又是一年春招季。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874万人,毕业人数又创新高,然而受疫情影响,今年多地应届毕业生春招活动暂停。有网友曾说“今年的毕业生,是真正的地狱级难度“,恐怕并不为过。


当迫在眉睫的就业问题摆在眼前,国务院正式宣布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这项决定,或对就业、高校科研体系、考研教辅和学历教育等多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那么,对于新一届毕业生们来说,2020年是否又是一年“最难就业季”,亦或“最难考研季”?曾有热门新闻:武大女博士因第一学历是二本,而屡遭用人单位拒绝。


作为用人单位,理由则是:其实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要第一学历非名校的,但是因为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了,肯定是优中选优,所以条件筛选下来就只能先淘汰本科非本科非名校的学生了。


到底是什么,拉开了二十多岁年轻人之间的差距?


一切应当从高考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你还记得高考前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吗?


那时的我们总是天真,觉得高考会是人生中最艰苦的战役,打赢了这一场,未来等候的便是坦途是希望。殊不知,成年后回过头来看,高考才是那件最简单纯粹的小事。


高考,在无形中见证了纷繁人生的交叠。而我们每个人的样子,都可以在这部豆瓣9.0分央视纪录片《高考》中,找到踪迹。


从毛坦厂的复读班到贫瘠大山的寒门子弟

从被户籍制度拦在高考门外的流动儿童

到放弃高考转而留洋的中产孩子

许多人的选择与命运被一一铺开

通往各自注定的那个远方


毛坦厂的日与夜


河北衡水,安徽毛坦厂,在众多家长和学生心中,是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圣地”。


面对大部分时候仍以分数论成败的高考考场,这两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可以说将应试的那一套发挥到了极致。在这里,与其说学生是学生,还不如说是考试机器。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当然,在毛坦厂复读班班主任程晓东眼中,自家学校和衡水中学相比还是有区别的:


“人家衡水一考考出好多个清华北大,那叫铸造厂,我们这里,叫修理厂。”


程晓东的比喻并不难理解——在毛坦厂,每年迎战高考的学子从2-3万不等,其中却有2/3都是上一届落榜的孩子,来这里不为冲刺名校,只为考出比以往更好的成绩。


譬如三本冲二本,二本冲一本,对于大多数资质平平、毫无学霸基因可言的孩子来说,仅仅做到这些,都已经要拼尽全力。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清晨六点二十分,学生们用晨读开启新的一天行程。人人都像和尚念经似的反复诵读英文单词或语文文言文,脸上写满了虔诚。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中午十二点左右,学习了五六个钟头的孩子们纷纷从校园里走出,从路边守候的家长手中接过饭盒,十分钟内风卷残云,随后又返回教室内,或是背诵,或是做题。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晚上九点,学校的补习中心才刚刚开始这个月的第一次模拟考试。监考的广播在校园各处响起,于静谧的夜空中形成回声。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午夜时分,孩子们才会从学校各自回到附近的出租屋中。为了消磨等待孩子的漫漫长夜,家长们干脆结伴跳起了广场舞。


可往往舞都跳完了,孩子还没放学。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这就是毛坦厂这个拥有四五万人口小镇的日与夜,这里的所有人所有事,仿佛都围绕着毛坦厂中学旋转,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这样的日子,学生们足足要过200多天。


但身为高考“失败者”,他们没得选。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班主任程晓东和毛坦厂的所有教职工一样,都自认为自己在做一件举足轻重的事。


“拯救一个孩子,那就是拯救一个家庭。”


为此,他坚定不移地贯彻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把所有可能占用孩子时间、影响孩子复习的不良因素,全部剔除出去。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自习课上,程晓东表面上没在班级里,却守在监控室密切观察着学生的一举一动。


有学生讲话、吃东西或开玩笑,他都会用自己的手机录下监控的画面,回过头再来当面质问学生“你到底在干什么”,并给予警告。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深夜放学后,程晓东又跟着特定的某个学生返回租住的出租屋,在屋里翻箱倒柜,看看能否查出什么和学习无关的物品。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因为怀疑某个女生总打着身体不好的幌子请假,他直接一脚踏进女生宿舍,就差把女生从被窝里揪起来,检查到底生没生病。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有个从毛坦厂中学毕业、却没考上大学的人说,毛坦厂的模式是“扭曲的”,因为它根本没把人当人,纯粹就是当成应试机器。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在镜头中,慕名而来把孩子送进毛坦厂读书的家长们,也忍不住各式各样的吐槽:


“门槛费贵得要死,得四五万块钱!”


“一天学十几个小时,累得都不成样子了!”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但另一个家长却也说出了真相:


送孩子进来的时候,家长总是心疼总是抱怨,但考出成绩了,又一个个乐开了花。


对于大多数自己都没上过大学的人而言,把孩子交给毛坦厂,租一间小小的出租屋,然后陪读、照顾,似乎也是唯一能做的事。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毛坦厂中学的存在滋养着无数平头老百姓的希望,学生的涌入和家长的依赖,又进一步构成了毛坦厂模式坚硬的基石。


更何况,整个毛坦厂镇的经济,都仰赖于这所著名高考工厂的存在与兴盛。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高考举行的那几天,是小镇的高光时刻。


当天,数万人倾巢而出,沿街欢送出战高考的学生,警车前方开道,家长鼓劲欢呼,场面之壮观,声势之浩大,让人一见难忘。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但对于毛坦厂来说,每年六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老生,也会迎来一批又一批新生。


高考出分当天,也是新一届复读班开放报名的时候。一叠叠百元大钞在数钞机里飞快地舞动着,校门口的电子屏上“距高考还有XX天”的醒目字样,重新开始了倒计时。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六月过去,毛坦厂再度回归了往日的充实与忙碌,和那些已经改变的人与事相比,留下的,更多的是不变的东西。


迎战同龄竞争者也是给自己打的翻身仗


在安徽毛坦厂,随便一个路边踩缝纫机的老大爷都会告诉你,高考就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对于无权无势的普通家庭而言,考大学,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班主任程晓东也会无数次告诉被繁重课业压到喘不过气的学生,一定要在高考中取胜,每多考一分,就能甩开至少两百人。


许多学生麻木地应着,脸上看不出表情。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和毛坦厂这些被驱赶、被鞭策着前行的孩子们相比,甘肃会宁大山里的刘洋洋,或许对高考的意义有更深刻的体会。


对于正在读高三的她来说,高考不仅仅意味着用分数打败同龄的竞争者,更是一场给自己打的翻身仗,是对全家人的“报恩”。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刘洋洋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寒门学子。


父母双亡,由奶奶拉扯大,生活费和学费,都是由几个叔叔和姑姑拼凑而来。


全家人无数次在墙壁斑驳、透着陈腐气味的老屋里念叨,不管怎么样,洋洋一定得考上大学,再难再苦,也得供到她毕业。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随着高考的临近,刘洋洋愈发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都投入了学习。但在学习之余,她也抑制不住心底的苦闷与恐惧。


她渴望高考,因为这是走出大山的唯一捷径;又害怕高考,怕辜负那么厚重的期盼。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刘洋洋所在的贫困县中学,有类似情况的寒门学子不在少数。在高考前的动员会上,学生和家长们纷纷来到学校,上台互诉衷肠。


家家户户都有类似的故事——家人是如何起早贪黑、不惜一切地供自己读书,卖羊又卖土豆地筹备上大学的学费……


一个女生说,走出大山就是最好的报答。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台下,男生女生都抹着眼泪,哭声遍地。


刘洋洋的班主任李志明说,虽然大家都知道高考是寒门学子翻身的唯一希望,都会朝这个目标去拼,却很少有人注意,在极其贫困的地区,“因教返贫”的现象正在蔓延。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为了让家里的孩子全心全意备战高考,有的人家往往地也不种了,会出来陪读,或是母亲陪读、父亲打工,将全家人的精力与资产都押在了孩子的教育上,家庭的经济状况反而因此江河日下,根本存不下什么钱来。


李志明表示,事实上在高考给予他们回报以前,许多家庭是以孤注一掷的态度在拼搏。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但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无从选择。


如果没有高考这张入场券,他们又该何去何从?所以竭尽全力,也要抓住希望。


可惜的是,同样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处于底层,随迁子女却面临着一个更残酷的现实——连最后那丝希望,都显得摇摇欲坠。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据统计,全中国有2.7亿农民工,随他们而来的随迁子女数量有上千万。


以上海为例,每10个孩子中就有4个是流动儿童,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着父母来到大城市生活,见到了大城市的繁华,适应了这里的教育,可在人生至关重要的时刻——高考,他们却坠入了两难的尴尬处境。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因为户籍制度而无法留在上海参加高考,他们要么回老家准备高考,一切重头来过;要么留在上海入读一个免费的中专,但依旧与梦想中提供翻身机会的大学隔得很远。


重庆姑娘的刘燕霞,当年就放弃了回去高考的路径,安心入读了一所上海中专。这算是给随迁子女准备的解决方案之一,虽然无法在此考大学,但是来读中专,上海很欢迎。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即将中专毕业的她,获得了一份在本地工厂担任质检员的实习机会。如果表现良好,便有机会留用。谈到这个,刘燕霞略显宽慰。


虽然当年错过了高考机会,但最终还是可以留在上海工作,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但很快,生活就显露出了残酷的一面。


因为学历太低,工厂最终还是决定不聘用刘燕霞。得知此事,刘燕霞备受打击。


她瘫坐在床上,止不住地哭泣:“我应该回老家,我应该回去考大学。”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步履匆匆的城市,没有人在意她的哭声。


或许是听说过身边类似刘燕霞的一些案例,老家在徐州的武子璇,最终还是在人生中最关键的那个十字路口,选择了回家备考。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整个童年都在上海度过的她,对老家的印象只剩下了“长长的火车轨道”,但她深知,关于高考,有许多事是无法控制的,所以只能选择那些可以把握的东西,加以努力。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武子璇埋头苦读的身影汇入了千千万万为改变命运而奋力一搏的考生洪流之中,他们为这足以决定将来的三天而拼尽全力,这是他们仅存的选择,也是最后的出路。


“洋高考”,只是看上去很美?


就当毛坦厂中学的复读班、像刘洋洋这样的寒门子弟以及像武子璇这样的随迁子女为高考而殚精竭虑之时,中国却有另外一些孩子巧妙避开了这场千万人过独木桥的试炼。


因为他们有了新的选择——出国留学。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在决意要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大学的家长们口中,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洋高考”。


也只有他们知道,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为出国而付出的心血,丝毫不亚于准备高考。


人大附中国际部的高二学生刘云昊,从小就和父母一起定下了留学梦校——耶鲁。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一早他们就想好了,会放弃国内的高考。


另一方面,刘云昊也早早地就开始为去美国做各种准备,譬如两岁时就开始学英语,小学五年级时就开始背托福考试的单词。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刘云昊父母是通讯计算机领域的双博士,一个做硬件一个做软件,都在各自公司做到了管理层,但为了女儿,母亲吴红明毅然辞职全程陪读,她的焦虑与压力,或许和放弃种地、陪孩子应战高考的寒门家长并无分别。


要进入美国的好大学,“洋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并不会逊色于国内高考。


“人家有本事的孩子多了。” 吴红明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眼里有化不开的担心。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为了女儿的前程,夫妻俩倾尽心力。


他们花重金把女儿送进北京最好的国际部,找最好的中介,绞尽脑汁帮女儿做活动、提升背景,又陪女儿反复备考SAT和托福。


炎炎夏日,吴红明带着女儿又一次飞往香港刷SAT。为了帮女儿节省时间,吴红明叮嘱女儿留在宾馆复习,自己则顶着烈日提前出来“踩点”,一步步摸清去考场的线路。

那年的6月7日,SAT和国内高考同时开考。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出国之后的新天地,就如同高考之后的那张录取通知书般充满了诱惑力。但和国内高考最好也就是考上清华北大不同,出了国,等在女儿面前的是“全世界的机会”。


“洋高考”,像一个不断膨胀的泡沫,在亮光照耀下折射出五光十色的梦幻色彩。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但“洋高考”的归途,真的就无懈可击吗?


有趣的是,在有关毛坦厂的片段里,有往届学生回来看老师,一个考上重点高校的女生说,上大学后发现“很无聊”,早上睡到12点,中午让室友带个饭,下午接着睡……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当年越是在意和追求的东西,到手后反而会生发出无穷无尽、意想不到的问题。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大四毕业生吴亦欢时常会怀疑,当年通过“洋高考”出国留学究竟对不对,“我这学费交得到底值不值”。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她本属于“洋高考”的考生中最幸运的那批——被心仪的牛校录取,又是中意的专业,大学四年过得如鱼得水,好不惬意。


回想起入学前,特意捆了五包数据线过海关、为拍片子做准备的自己,她面露笑意。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但毕业时才发觉,美国,来了却难以留下。
移民的政策、就业的困难、社会文化的认同……各种各样的隔阂就像一堵透明的墙,拦在了这些中国孩子的面前。
曾几何时,他们都是幸运儿,是“洋高考”里的佼佼者,比起国内大多数只能去拼高考的普通人,他们有过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高考也好,“洋高考”也罢,原来都只是人生中短暂的中转站,它们很重要,却也没有那么重要,更多的荆棘和磋磨,都在来日。
这一站过去以后,很多东西才刚刚开始。




围绕高考展开的故事有很多,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仿佛在这短短几天集中爆发,奠定了每个人未来的走向与基调。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高考》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让人放不下的往往不是一场考试,而是当年那个会为了一个纯粹目标而竭尽全力的自己。那种努力,那种坚信,让备战高考的时光显得格外余韵绵长。


曾经走过高考的我们终究会长大,会走上不同的路,或喜或悲地回顾人生中最重要的这一刻。但无论结果如何,有过经历,就是漫长岁月中最无可替代的财富。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获取文中所出现节目的播放地址

打开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高考”


作者: 精英说编辑部。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公众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并按照转载要求来转载,违者必究。


参考资料:

央视六集纪录片《高考》

精英说社群邀请

最近,精英说开设了Career Future职场吐槽群在群内分享招聘信息、求职干货、面试技巧等资源想要进群?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精英说首席助手微信回复“求职”邀你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